乒乓球战术专题研究与诊断分析系列之104
超然象外
关键词:马龙;许昕;张本智和;打斜线时的逢斜变直衔接规律;打直线时的“逢直回直”衔接规律
本战术专题研究选自马龙vs许昕和马龙vs张本智和两个一分球视频,研究热点在于通过笔者的诊断分析帮助读者学会两个衔接技术规律。下面请看视频一: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kK411g71j视频二: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fz4y1z7U6(以上两个视频均来自今日头条“精彩小视频”)
看第一个视频的第三个一分球,许昕在反手位正手侧身挑打斜线后下一板是等对方回斜线,被马龙步法不到位打直线一击致命。许昕对生理所限造成的步法不到位现象是打不到斜线大角不明就里,还以为马龙偷袭一个直线”好球”呢,实质许昕是严重误判。
如果用衔接技术理论来重新演绎的话,这是打斜线时的“逢斜变直”衔接规律(熊志超、周资众、许铭华,2020),许昕就应该在反手位侧身正手挑打斜线后的下一板等正手位再打斜线结果就会相反。
再看第二个视频是马龙对张本智和,张本智和与马龙双双反手相持,当张本变直线被马龙打回直线,张本为什么措手不及正手打球出界呢?是因为张本以为马龙打斜线,身体重心已经移向正手位了,他对自己打直线很突然会令马龙”步法不到位”这个生理解剖结构影响,是打不到斜线大角就只能打直线也没有认识,也是误判。 如果用衔接技术理论来重新演绎的话,这是打直线时的“逢直回直”衔接规律(熊志超、周资众、许铭华,2020),张本就应该在反手突变直线后抓马龙步法不到位就只能打直线等反手位反手打斜线,而不是移向正手位,这一分球的结果也就相反了。
上述这样的例子,常能在顶尖高手中发生,说明了衔接技术还远没被他们所认识,也说明了衔接技术是提高高水平运动员战术能力必不可少的理论。
参考文献
熊志超、周资众、许铭华 (2020年12月)。40+竞技桌球衔接技术对高水平运动员战术发挥的影响。中华体育季刊,34(4),219~225 (2020. 12.),DOI: 10.6223/qcpe.202012_34(4).0006
|